今年的雪后

似乎  越来越觉得  旁观的乐趣  甚于  身处其间的快乐   楼前的一个小坡地成了娱乐点,那一堵矮围墙成了秀场   在水上的行头全用到了雪上,乘着冲浪板飞过那一堵墙     这些大小孩们   校园里的雕像,在行走中阅读的老教授   学校的钟楼和树 我喜欢所有季节的树 冬天,墨色的树干和树枝,没有了叶子的遮挡,才看到它们伸展的肆意 雪后第二天,隔着纱窗的阳光里的影子

Read More

2009岁末旅行之到山里去

12月28日 上午:从租车公司取了车,一路4个多小时似乎很快就到了。 下午:到了预定的旅馆,倒头先睡了一觉,不停地做关于开车的梦。醒来已经4点半,再过去大雾山可能来不及。于是在GPS上选了一个不近不远名字听上去还有些吸引力的公园(Valley Springs Park),希望赶在天黑之前去拍拍夕阳。开过高速,进了一个小镇,在GPS指示到了的地方,我兜了两圈,也没能找到究竟这个公园在何处。于是就这样在小镇里漫无目的地沿着一个方向一直开,眼见着越来越偏僻,决定返回。冬天一个人出行,开车也是个新手,有时高速路上的封路信息还不能立即会意,所以我想我还是理智地沿原路返回为好。返回途中,天已越来越黑,在接近旅馆的地方,不小心拐进了一条反向的单行道,赶紧往路边靠,恰好迎面有车开过来,不停地闪着大灯警告我。实际操作了一把三点调头,一回有惊无险。 晚间:电视上一边放着公主日记2,我一边查着明天的路线该怎么走。忽然就一片黑暗,除了我的电脑屏幕。停电了。灯来回闪了好几下,终于没能活过来。水居然也停了,我还没洗漱呢。楼上的房间、门外的过道开始脚步声不断,也陆陆续续有汽车发动的声音,不知道他们都要去哪里。我虽也想出去转转,却不知可以往哪里去,如果只是在高速路上一路开,我还是选择省些汽油,呆在房间里。下午已经干了一回蠢事了。 心得:我虽喜欢那些未知的冒险,可是对开车这件事始终喜欢不起来,实在是这种冒险不是关乎我一个人的事,过程里带给我的紧张超过我能有的享受。这也成了我对美国喜欢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在人活动的区域之间,除了公路就是停车场,冷冰冰、硬邦邦。或者,是我总喜欢独自出游与这里的状况实在不合拍。象这样一个停电的晚上,我既不能出门散个小步,又不想开车在冰冷的高速路上游荡,骑自行车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忽然觉得,连旅游这件事都需要适应,真是郁闷。 我住的旅店 旅店对面的风景

Read More

呼~

终于把考卷答完了,比计划多花了一天,9道题答了整7页,估计老师都不会有耐心认真看,我就当自己练习了。 有题问,怎么判断土壤是不是有某个因子缺陷会影响森林生长? 我答,先看树,再看土,两个都看不出来,就挖点土回实验室仔细看。。。。 然后每一项再具体加点技术指导 看树呢,看看有没有什么叶黄枝枯的,然后我又写,但是,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看出来的。。。。 全题去掉精华,保留糟粕,基本就是上面这个意思,恩。。。。

Read More

生活流水 之 感恩节

一 原本计划感恩节到西边的山地去转转,从住处到野外试验的地方实在太一马平川,倒还不至于厌倦,只是我更期望看到起伏,更喜欢猜测一片山头之外的未知。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东邪西毒》里欧阳峰的话,“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 我所经历的现实没这么无奈,旅行时翻过的山头常给我惊喜,所以我才一再抱有着期待。这种期待甚至很清晰地延续到我的工作和生活。即便丑陋无处不在,我也相信那丑陋之后有它自身的理由和故事,我要做的是去挖掘,倘若能够,我便再做些什么去清理,或是换种方式去呈现它。所谓的无奈或丑陋其实不过是我们看待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 维舟写的话,“有些话,即使本人是真诚地那么认为,当它被说出来、写下来,仿佛总是无法像它在内心里那样真诚。一旦成了话语,也就成了众多解释的争夺焦点”,于我心有戚戚。 有时,对某些初相识的人,甚或是些很熟的朋友,或年长于我,或年幼于我,当我表达某些我的态度时,我能感觉出对方的些些排斥或不适,却不再似从前要去琢磨如何将话说得圆润无棱角,只在心里想,我只是就事论事,若你不理解我的态度,是你过于纠结,而非我不够真诚。也会偶尔自责,通常却又懒于过多解释,也不想去刻意改变。 慢慢地,变成逆流者,越成长越棱角分明。 三 野外试验本已上了轨道,自己会开车后,进度顺利了许多。不幸的是,半月前一场大水,生生又把这轨道切断。我倒没有因此觉得受挫,这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困扰,只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修复的期限是可预料的。人的原因才最不可知。 而另一面,开始觉得这几年野外试验的过程,若不记录下来,实在会亏了这一路的繁复,和繁复背后的酸甜苦辣。说繁复,其实也只是相对,所有的事情不过都是依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去做,但它的确又牵扯了太多东西,谁能想到我要自己用卡车轮胎设计个小船;谁想到因为要采集数据,所以得去做爬塔和营救训练;之前也不曾预料因为要在野外过夜,买的拖车又是马桶漏水需要修,又是暖气不工作需要查原因的(当然,这个事情最终其实是老板去干的);谁知道未来还有什么要做呢。 听起来似乎挺有趣,可是累也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我常奇怪又是淋雨又是一天开六小时车还连着干活怎么就不生病,而体力这件事对我自己来说也成了一个未知。女人过了三十不是该越来越脆弱了么,我却要成了海军陆战队了。。。。 娇弱这个词,离我是越来越远了,呵呵

Read More

流水生活 生活流水

1. 好几类不同的工作在同时做,常常在下一件工作已经开始时,大脑还停留在上一件工作的问题里,这些日子这种类惯性的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仔细来想,还真说不上来这究竟是过于专注,还是不够专注。。。。 2. 明天的实验室组会,要讨论另一个博士生待发表的一篇文章。从结果到讨论,一直都是在罗列数据,读着读着人越来越发飘,多少觉得不够有趣。我是喜欢尽可能地解读数据,哪怕过分解读也好过罗列,当然,在正式发表时自然要遵从规则。过分解读没什么不好,只要能做到收放自如。 3. 似乎秋天一到,校园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学校的群发邮件里,常能看到些有趣的东西,很想去看看,只是看看,没有要参加的念头。终归安排不过来时间,于是一直YY。人渐长,越来越不外向,只是这旁观的癖好一直没变。 4. 菊花越开越灿烂。造物真神奇。春末匆忙扦插的几个新枝,原以为这第一个秋天是没法开花的,谁知就那么矮矮5厘米高的枝上,花苞越来越多。这生命的意义从来都简单明了。 5. 晚饭做豇豆,原料准备得太多,于是两吃。豇豆炒鸡蛋,豇豆炒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