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莲,景天科长生草属,也有叫观音莲座,观音座莲的。 长生草(Sempervivum tectorum)也叫观音座莲。性喜冷凉,在冷凉季节生长旺盛,叶缘和叶尖呈鲜艳的红色,非常美丽。即使有的品种叶缘终年有红色,但深秋后色彩明显加深。在长江流域,闷热的夏季对它的生长非常不利,此时可将它放在庭园、阳台的通风处,也可放在屋顶,只要盆土排水良好,可以任期淋雨。常年在温室栽培时,可在春天翻盆使它更新根系,夏天注意通风,节制浇水来度过夏天。 之前不知此特性,正琢磨着要把养着的一株移到暖室里去,看来地下室倒是正合适的地方。 去年买过一株观音莲,在我忙着没能照顾她又恰好是北京夏天最潮湿的时候,有一天忽然发现植株体长满了白白的霉菌,急得我在地下室连声大呼“救命”,终究也没能把她救活过来。 今年三月逛花卉市场时,在一个小摊位看见了主人水培的一株观音莲,没有犹豫地就买了下来。喜爱的东西再遇见时总会有种魂还的心情,假想之前的逝去只是离开而已,然后有了不经意的邂逅,然后断开的日子就接续上了。 一个月了,这莲座看着明显长大了,只是一直在担忧,这喜旱、喜砂质土壤的植物生生地被转移到了水里,究竟合适不合适? 网上的一张照片,这花的花型很美。
荼,荼蘼,如火如荼
这个话题源于和好友在电话里聊起“人淡如菊”与“开到荼蘼”在衬托心境上的差别。我说开到荼蘼过于热烈了些,好友连连纠正,然后给我扫盲,“荼蘼”应该念“shu(1)mi(2)”,指的是晚春时的一种小白花,之所以说开到荼蘼,是因为荼蘼花开时,春天就该结束了。原来如此。我说之所以理解“开到荼蘼”含热烈之意,是受了“如火如荼”的影响,既然“荼”字是指白花,“荼蘼”暗指的又是这样一种凄惋之意,为什么它会和“火”字一起出现,用来形容热烈的气氛?还有这“shu(1)mi(2)”之音实在诡异。 诸多疑问,抓过手边的各种词典,开始考证。 金山糍粑里,“荼”字有“shu(1)”和“tu(2)”两种发音。 荼shū(显示来源于“高级汉语词典”,这个看来需要去图书馆考证了) <名>玉板,古朝会时所执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荀子·大略》 <形>通“舒”。舒缓。如:荼缓(舒缓) 另见tú…… 纸质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上“荼”字只有一个音,非多音字。 『荼』1.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2.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 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荼蘼”的注解,首先,mi(2)字并非这个“蘼”,而是“縻”字加草头,但是输入法里找不到这个字,只好以此“蘼”代替彼mi(2)。 『荼蘼』落叶小灌木,攀缘茎,茎上有沟状的刺,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花白色,有香气,供观赏。也作酴醾。 关于“荼蘼”,金山糍粑倒有些奇怪了,这么广泛出现的词,它里面居然提都未提。 至于“如火如荼”,《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里的解释说明了来源,引一部分。 “『如火如荼』,原作『如荼如火』,形容军容盛大。《国语 吴语》中记载的,‘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清 查慎行《敬业堂诗集 二 人日武陵西郊阅武二首(其二)》:‘如荼如火望中分,鼓角铙钲一路闻。’” 而会用“如荼”形容一片白,大概是源自“《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如火”则来自“《商颂 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 “后世多作『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多指气势或气氛。清 箇中生《吴门画舫续录 内编 王芷香》:‘芷香以清丽胜,而芷香能唱大净老生诸阔口,饮兴颇豪,故桃叶临波,移船相近者,几于如火如荼矣。’……” “也省作『荼火』。 清 毛祥麟《墨余录 二 驰马赌胜》:‘(雨苍氏曰)叙事写景,皆有荼火之观。’” 这样讲来,如火如荼的荼与荼蘼的荼除颜色上的共性外其实并无关联,我用如火如荼去套想开到荼蘼实在毫无道理,实在是又孤陋了一回。至于古人为什么称茅草花为荼,称那小白花为荼蘼,“荼”与“荼蘼”孰先孰后(按常理推测,应当是荼先于荼蘼吧),我是不知该再去哪考证了,呵呵 提供如下相关阅读,^_^ 荼蘼诗话
植物的高级情感与我的等待花开
“1966年2月的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仪专家Cleve Backster在给庭院的花草浇水,他一时心血来潮,把测谎仪的电极连到了一株天南星科植物—牛舌兰(一种热带植物,大叶,小花,与棕榈相似)的叶片上,并向它根部浇水。当水从根部徐徐上升时,他惊奇的发现:测谎仪的电流计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出现电阻减小的迹象,在电流计图纸上,自动记录笔不是向上,而是向下记下一大堆锯齿形的图形,这种曲线图形与人在高兴时感情激动的曲线图形很相似。 …… 为研究植物的记忆能力,巴克斯特将两棵植物并排置于同一屋内,让一名学生当着一株植物的面将另一株植物毁掉。然后让这名学生混在几个学生中间,都穿一样的服装,并戴上面具,一一向活着的那株植物走去,最后当"毁坏者"走过去时,植物在仪器记录纸上立刻留下极为强烈的信号指示,表露出了对"毁坏者"的恐惧。类似验证植物具有记忆力的实验还有很多,例如,有人曾把测谎仪接在一盆仙人掌上,一个人把仙人掌连根拔起,扔在地上,然后把仙人掌栽到盆里,再让那个人走近仙人掌,测谎仪上的指针马上抖动起来,同样显示出仙人掌对这个人很害怕。 ……” 第一次读到这个实验,是大一或是大二在西四的新华书店,一本超级重的百科全书上。这么多年都已经忘了实验的详细内容,但是当时的惊讶兼觉有趣的程度却仍旧清晰。直到上周在外面开会,无意与同事说起来,被大大否定了一番,才想起重新把它翻将出来。对于实验的结果,虽然我亦想象不出究竟可能是什么机理,但我似乎一直未怀疑过它的真实性。或多或少也因为这个实验,让我在后来面对花草时总是相信它们与我必然有着某种情感联系。 试手的那株水仙在花苞的膜绽裂时给了我第一次惊喜,一个花苞里六箭花。待花绽开,惊奇居然是复瓣水仙。在心底里我宁愿相信这是它们在眷顾我。这些单纯的生命,常在不经意间给我惊喜。等待花开比许多事情的等待都淡然平静,但它并不意味着枯燥。大概我是不喜欢冒险而且耐心不够的人,才会喜欢摆弄这些花草,而这里所谓的冒险与耐心所指的对象是生活。
忍俊不禁之如此福娃
在“第七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上,由福建漳州市水仙花艺术研究院创作雕刻的水仙花“福娃”引来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得水能仙天与奇
课题验收完毕,一场短促而忙碌的闹剧散场。 这些天,水仙静静生长,还算顺利,虽然刻得没有任何造型可言,但庆幸叶子没有疯长,现在每天等待开花中。 水仙的故事,google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 希腊神话故事: Narcissus是个美少年,森林中的女神们都深深地爱慕着他,其中Echo对他最为痴情,但Echo曾得罪天后Hera,并受其惩罚——只能重复别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所以她不知道怎样和Narcissus认识并聊天。一次Narcissus在湖边喝水,他看到了水里有一个美少年——那是他自己的倒影。他看得出神,不禁问道:“你长得真美,你是谁啊?”此时,守在他身边的Echo抓到机会重复他的话:“你是谁啊?”他说:“我是Narcissus,我想认识你。”Echo也说:“我想认识你。”Narcissus对自己的倒影微笑、招手,水中的影子也微笑、招手。从此,他便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日复一日,他再也不离开湖边。终于死神接走了他,Echo伤心欲绝,可她找不到Narcissus的遗体,却发现湖边长出一朵小白花,那花向湖面低垂着头,像是在凝望自己的倒影。而这花,就被人称为水仙。从此,水仙日夜对着倒影思念,Eacho也舍不得离开,日夜守在他身边…… 英文里Narcissus正是水仙花,narcissist则是自恋者。 搜索到的英文故事,Narcissus在河边的情景描述得详细,读来倒让人真有一种怜悯。。。 There was a clear fountain, with water like silver, to which the shepherds never drove their flocks, nor the mountain goats resorted, nor any of the beasts of the forest; neither was it defaced with fallen leaves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