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上学 (2)

瑞典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教学方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差异会很大,我的了解着重在我自己的环境学科方向。

环境学科顾名思义是与环境相关的,无论是环境科学还是环境工程,无论是利用、改造环境还是保护环境,亲身体会不同的环境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否则所谓的学习和研究都可能是隔靴搔痒、纸上谈兵。这个道理想来这个领域的人都懂,但是在我们的学科教育里是否充分做到了这一点,参与其中的人在过程中是否都有机会去亲身体会,也是需要思考的。

在这个专业学习,我个人最欣赏的是所有课程里安排的野外和实地考察。只在短短一年里,在这个专业我参加过的有:

1. 刚开学时,为所有同学安排的一天的在斯德哥尔摩地区的参观。

在大斯德哥尔摩地区参观,了解这个地区的地质形成史,了解斯德哥尔摩的环境建设/保护过程。具体包括两个涉及纳污以及相关污染问题的湖;一片度假区以及它的污水处理问题;在公交车上老师们一路介绍斯德哥尔摩的交通管理和市政建设;林奈先生建立野外观测法的工作地点和斯德哥尔摩最大的饮用水厂。

2.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野外考察。

属于课程内小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地点是一个废弃机场以及周边的森林和农地。对评估地带的自然环境、建设环境以及发展历史有简单但全面的了解。

3. 环境化学过程课程的野外采样。

属于课程内小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老师设计了不同的选题,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做选择。然后老师把相关的资料(包括地图、项目工作的大致步骤以及可以查找资料的网站信息)分发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自己按图索骥去找到相应的地点做简单观测、采样。

记得我和小组三个同学在冬天的一个大早晨,乘公交车换地铁加步行,穿过丛丛林地和草地,最后找到了一条不到半米宽的小溪流,然后采样、观测。

4. 废物与污水处理课程的污水处理厂的参观。

参观了被称为世界上最高效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将课上的关于废物、污水处理的理论和流程图与实际的设备联系起来。厂内的技术人员提供详细解说。

5. 可持续项目管理课程去往芬兰的一家造船厂的参观。

乘坐往返于斯德哥尔摩与赫尔辛基之间的游轮去到ABB船舶部(ABB Marine)在赫尔辛基的基地参观。了解这样的大型设备的生产项目在公司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的。

(在游轮上老师还组织了智力小测验供娱乐……)

6. 一年的课程接近尾声时去往瑞典其它城市的考察、参观,一共三天时间。

一共四个城市,行程包括在瑞典能源局听讲座,参观一个鸟类栖息地的生态恢复项目,一个万人住宅区的建设项目,一个开放式博物馆(介绍早期瑞典人的生活、耕作等等),一个城市的电厂以及用来进行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公园,最后一站是瑞典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化城市,了解它的规划建设、能源供应等等。

有些课程我没有修,但是从同学那里了解到的,也都有相应的考察。多数的考察在出发之前老师们都甄选了详细的资料给学生做参考。以上我列举的一些具体的参观、考察项目,可以大概了解一下内容的多样性,也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内容对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将课堂知识具体化可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