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初雪
(一)
下周六再接着考T,比起考G前的那个周末,还有05年第一次考T时候,现在是淡定得多了,更多的时间回到做论文上,只每天晚上做些练习。从心态上讲,这算是一年半来的进步,即使每次要开口说时仍旧如鲠在喉。
(二)
白日越来越短,开始进入第二个冬天,应该也是在这里的最后一个冬天。还是不够冷,去年说是暖冬,今年却似乎更暖。前些日子暖气来了,我的常春藤大概以为春天又到了,新叶开始呼呼地冒,这傻植物,和我倒颇有些物以类聚,呵呵。
(三)
连着好几日没去学校,写论文的综述,要翻的书太多。专业书都太沉,当初像只搬仓鼠一样一本一本从图书馆运回来,如果要一气都背着,非我的肩膀能承受。一边写一边想些进度的安排,或许之前因为G的折磨,人处在发飘的状态,近一个半月不但没有任何进展,而且觉得路走歪了,也很对不住教授安排的每周讨论。老先生每次耐心的解释,让我看着自己每周可怜的甚至有点敷衍的一丁点儿结果越发惭愧。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思路问题,倒从未想要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做出多完美多前沿的结果来,但是搭一个系统而坚实的框架以便日后可以深入应该是可以实现且必须做到的。
(四)
回到正路上心便又静下来。安静一直是在这里最大的享受,仔细想来,并不见得是因为这个城市比北京好,虽然这里天蓝水净,大概还是躲得足够远,没有太多伸手的欲望也庆幸可以摆脱一些纠缠。说是逃避也好,只是希望暂时的跳开可以让日后更好地面对。
最近“思维的乐趣”上几个人写的系列还算不错,邹波的“在海口”,xiaowen的“达尔富尔日记”,还有许知远在边远小城的行走和他一贯的困惑与自省。抛开他们“传媒人”的身份,这些系列有游记的味道,不是正式的发刊文章,所以记载更多的是个人的思考和情绪,象听朋友说心事。这几日有时和朋友聊天说起在欧洲的旅行,又或者是偶尔想想明年回国前的出游计划,我也重新去想这些旅行的路该如何走。或许我是在给旅行强加太多的目的了,但我的确不想要空荡荡的行走。
出国之前计划要做的事开始一点点在实现,很久未有的憧憬慢慢有些复苏,这至少算件好事。
27号考完那天,到离住处不远的一个景点转了一圈,黑夜里在海湾的栈道上走着,远处陡坡上有一道象是悬在空中的光路,走近了去拍,各个角度。回来看照片,那种暗夜里被光点亮的感觉拍不出来:(
用photoshop处理下就出来了。。
祝姐姐考试成功!
准备更新一个镜头,有没有拍下雪的照片?又是好几天见不到你了
祝T顺利,听说读写要进步,考压不失为个办法,只是需花钱花时间很不爽,嘻,以后多在斯京街头和学校讲座里厮混吆喝,会好的:P你的绿萝我一直顽强的养着,虽是傻植物,但遇到更蠢的我也难生长顺利,主要一直有心无力,缺乏良好照顾,但它还活着,北京暖气未到,我有时太冷不得已会开空调,身体大不如前.搬仓鼠做学问的人可能都做过,呵,04年暑期我背了30多kg去云南,都快疯了:D知耻后勇,思路的完善修正绝非朝夕之功,努力求索就是.北京污染和交通实在糟,但晓得这个城市对大家的深刻,然而生活的安宁非常重要,不全是逃避是思考,所以北欧的清静是很好的加持.前些日子听卢跃刚贺卫方展江聊起他们的思考和情绪,着实感到充满矛盾世界的真实,因此我倒是支持旅行大可有许多目的,但不必强取,否则失去轻松,反正我旅行时了解历史文化和风情美食的目的性一向很强,空荡荡的只是人的灵魂而非旅程.你的相片上传虽不顺利,但感觉还是很清楚的,七年前初冬我曾在河北省道上为搭车走过好几十分钟,那段路和此景共鸣,还有六年前中秋在黄海岛山上迷路,最渴望的就是这灯,人间的气息远比月色对我的向导更得力,呵,总之你有nikon单反已很幸福啦,盼你完全复苏后拍更多和大家分享.
小龙妹妹,谢谢你的祝福:)
lily,那雪太小,因为天暖,很快就被雨水替代了。这段时间也许天变短了,嗜睡,而且到晚间眼睛常觉得疲倦看东西模糊,所以早早睡了,等我考完给你电话。
shaou,你这是要做我的精神导师哈。。。。不过赞你这句话,“人间的气息远比月色对我的向导更得力”,呵呵
你知道为什么会拍不出来吗?因为你的shuttle不够快。但是shuttle快的情况下光线又不足,如何克服呢?不能用内置闪光灯,因为内置闪光灯的强光会破坏这个效果,那么怎么办呢?有人是在你暗快门的瞬间用外物来补光。或许最好的方法是靠外置的闪光灯。
外置闪光灯也不行吧,mono这个题材是远景呀.我记得较经典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根据灯光色彩特点加相应滤镜,消减灯光感光能量;二是采取二次曝光合成,天暗路灯未开时长时曝光,路灯开后快速曝光,三角架必备.当然这是二十年前学的,这些年太穷没琢磨,或许有更好方法:P
呵呵,你们说得都不对了,不是光线不够。我用了很高的ISO,所以快门是足够的。虽然可能有噪点的影响,但是结果出来并不很明显。实际的光线比我照出来的强多了,因为路灯下的台阶可以看得很清楚,只是我自己很想拍悬浮在空中的光路的感觉,所以用的点测光只保留了路灯,而略去了所有的其它光背景。但是出来效果也不好。
所以,这是个主题问题,基本不是技术问题,哈
哈,原来如此,想来nikon那么强也不会如此,你点测是内测还是外测呢,当时学摄影读到色温时候说遇到特别主题或反差大的素材时,一定要注意色温和视觉适应这两个干扰因素,外测好些.我一直坚持自己估测,就是认为这样更智能些,可以把各种干扰系统考虑,西西,当然说说而已,关键还是自己没钱买高档摄影装备:D
本是挺有意境的几张照片,可是禁不住想起了央视电视剧“xx迪人杰”里面阴兵借粮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