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控制降水、二氧化碳外,还有另两项做得很多的控制实验就是控温和控肥,这两个相对常见,似乎技术上也没有特别要求。我没有参加过这类项目,说不出特别有趣的来。控温在野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圈一片草地,或者围着一株树或一群树建野外温室。有酷一些的是开始在地下做加温实验,加热土壤
* 基本所有的控制实验都是多个因素同时研究,比如前两张照片(又是)西悉尼大学的温室,是在控温控湿下研究二氧化碳升高后单棵树的生长,这里看介绍http://t.cn/zQt72AH 他们可以开野外生态设备博物馆了,基本是我见过设备做得最精致的。后两张照片是在美国的项目,冬天加温的实验地积雪明显少
(后两张图片来自SPRUCE项目)
—————————————————————————————————————————–
Q: 加热土壤-_-b好土豪的感觉……这样比起普通的温室有什么优势吗?
A: 人家才不土豪,人家是前沿 [哈哈] 这个不是比普通温室更优,只是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地下过程这十来年很受关注,因为土壤封存大量的碳,而且和植物利用的碳比起来(这部分属于快速循环的碳),土壤里的碳储存年代更久,但是气候变化可能让这部分原本慢循环的碳也加速
Q: 所以影响到的更多是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了?还是植物根系代谢?这俩谁更重要?
A: 说关注土壤,主要是针对微生物代谢,因为这部分就是消耗那些相对储存时间更久的碳。但是要把微生物代谢和根系代谢区分出来,是现在研究里的难点之一。单纯从二氧化碳排放量上说,这两者可能很接近,但是从动态过程、从更长时间尺度来说,微生物的代谢可能会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