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还没写完,先跳到后记。。。。
送回厂家维修的仪器送了回来,打开看见账单,一共3286刀。舒一口气,还好,不算那么贵。。。。
二导表示了希望我能尽快把仪器装回森林。我倒是想,可这天不停地刮风下雨下雪,每小时刷天气预报地看得我干着急
天公一直欺负人,哼
我试图让自己心情好一些地去面对恶劣的天气和有些辛苦的野外试验,于是觉得在这个湿地生态系统干活的好处是,对于任何在旱地生态系统或者说至少不那么湿的生态系统里正常使用的仪器,在放到湿地里让它们工作之前,我都不得不开动脑筋想各种办法有时甚至是奇奇怪怪的招去想怎么避免各种干扰因素,比如被水淹,比如因为太湿无处遁逃的蚂蚁就钻进了我采样的管道而堵住了气路(当然,这个我编的成分比较多。。。。)。这个还是蛮练心灵和手巧的,鲁班培训课啊!
这两天在实验室测试新修好的仪器,和实验室的管理员mm聊起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我那个大帽子被水淹,她提议说,试试看能不能用什么东西捆在底部,一旦水没过底部,这个象救生衣一样的东西就自动充气然后浮起来。不得不说这是对抗水灾最直接的办法,我倒也曾经闪过这个念头,可是这个大概够我半个phd的工作量了,还是作罢吧,回头等我有空了,给厂家发封信建议建议交给他们去做吧,嘿嘿
Happy birthday……
直接装得高一些不行吗?我也要去有水的地方了——稻田里面架设仪器。一般装2米,我打算装4米,让它淹!
不行啊,这个是用来测土壤呼吸的,装那么高就不知道谁呼出的二氧化碳了。。。。我苦思冥想想不出好办法。。。。
直接綁個救生圈在底部好了,永遠跟著水位走。呵呵
淹就淹嘛,恶劣天气造成记录值缺失,是正常的。与其让它漂起来,不如让它沉下去,死死地抓住地面。各种管道不加滤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