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本计划感恩节到西边的山地去转转,从住处到野外试验的地方实在太一马平川,倒还不至于厌倦,只是我更期望看到起伏,更喜欢猜测一片山头之外的未知。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东邪西毒》里欧阳峰的话,“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
我所经历的现实没这么无奈,旅行时翻过的山头常给我惊喜,所以我才一再抱有着期待。这种期待甚至很清晰地延续到我的工作和生活。即便丑陋无处不在,我也相信那丑陋之后有它自身的理由和故事,我要做的是去挖掘,倘若能够,我便再做些什么去清理,或是换种方式去呈现它。所谓的无奈或丑陋其实不过是我们看待的方式不同而已。
二
维舟写的话,“有些话,即使本人是真诚地那么认为,当它被说出来、写下来,仿佛总是无法像它在内心里那样真诚。一旦成了话语,也就成了众多解释的争夺焦点”,于我心有戚戚。
有时,对某些初相识的人,甚或是些很熟的朋友,或年长于我,或年幼于我,当我表达某些我的态度时,我能感觉出对方的些些排斥或不适,却不再似从前要去琢磨如何将话说得圆润无棱角,只在心里想,我只是就事论事,若你不理解我的态度,是你过于纠结,而非我不够真诚。也会偶尔自责,通常却又懒于过多解释,也不想去刻意改变。
慢慢地,变成逆流者,越成长越棱角分明。
三
野外试验本已上了轨道,自己会开车后,进度顺利了许多。不幸的是,半月前一场大水,生生又把这轨道切断。我倒没有因此觉得受挫,这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不会带来太多的困扰,只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修复的期限是可预料的。人的原因才最不可知。
而另一面,开始觉得这几年野外试验的过程,若不记录下来,实在会亏了这一路的繁复,和繁复背后的酸甜苦辣。说繁复,其实也只是相对,所有的事情不过都是依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去做,但它的确又牵扯了太多东西,谁能想到我要自己用卡车轮胎设计个小船;谁想到因为要采集数据,所以得去做爬塔和营救训练;之前也不曾预料因为要在野外过夜,买的拖车又是马桶漏水需要修,又是暖气不工作需要查原因的(当然,这个事情最终其实是老板去干的);谁知道未来还有什么要做呢。
听起来似乎挺有趣,可是累也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我常奇怪又是淋雨又是一天开六小时车还连着干活怎么就不生病,而体力这件事对我自己来说也成了一个未知。女人过了三十不是该越来越脆弱了么,我却要成了海军陆战队了。。。。
娇弱这个词,离我是越来越远了,呵呵
以后可以改名marine miao了
let it be…
所谓的无奈或丑陋其实不过是我们看待的方式不同而已。to be or not to be,it’s up to u.海军陆战队,强大啊,以后我们被迫做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就指着你了:)
老姐是super mono啊! “丑陋之后有它自身的理由和故事,我要做的是去挖掘”,这句话我很是欣赏!!
mazzy,回头我给你秀我是怎么水陆两栖战斗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