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照旧中午醒来。拉开窗帘的瞬间欣喜了一下,久违的阳光。忘了阴雨天已持续了多久,看着窗外的金黄一片,不禁地自己笑了起来。原本计划无论阴雨,都去博物馆转转(欧洲城市遍布的博物馆大概是在这里短暂生活的路人们能够获得的性价比最好的享受了)。不过这时,在这个寒冷的阳光稀缺的季节,若不迈开步子在露天的地方跑一跑就实在负了这样好的阳光。
立即想到了斯堪森(Skansen)。只是同行的学生有去过,而且门票颇为昂贵,于是暂时放弃。在网上搜索候补之地时,忽然发现长袜子皮皮的诞生地原来就挨着斯堪森,在同一个岛上,这个叫做六月坡的地方。
我喜欢这些带着时间、距离或者其它数字的地名。好比京郊那个别名“五十五公里”的地方,中国西部那些以“几十几道班”命名的地方,还有我在四川米亚罗经过的叫做“一颗印”的村子……这些数字引着我象是要用我的步子或是日子去丈量,于是它们背后的故事也就会成为我的故事,虽然很多时候我只能依赖想象。
六月坡,瑞典语是Junibacken,Juni是六月,backen是英语的hill或slope的意思。里达尔岛、旧城、船岛、六月坡与斯堪森所在的岛(地图上标注这个岛叫“动物园”….)自西向东地排列在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中心位置。这个小地方紧挨的水面叫做拉杜戈德斯兰斯湾(冗长的名字,这什么什么斯兰斯湾念下来让我真想叫它西兰花)。从北马尔姆穿过动物园桥很快就能看到指向六月坡的路牌。只是对于匆匆而过的游客来说,目光通常会立即被眼前的北欧博物馆所吸引。若不是心有所倾,可能很少有人去理会这个小小路牌。也正因为此,差一些些今天的行程就忽略了六月坡。临结束时觉得委屈,所以不顾同伴的不愿,坚持着无论如何也要看一眼。
六月坡没有坡。
有一幢房子,写着Junibacken,屋檐下的过道上停满了婴儿车。进到大厅里看了一眼,隐约看着象是个儿童游乐场,成人票110SEK,学生票95SEK,忘了儿童票的价钱了。很多的小小孩和家长进进出出,实在看不清里面的景象。或许下次再来细端详,再或者我就厚着脸皮进去玩一圈,因为旅游网站上的介绍实在让我对那幢房子的里面充满了想象,“在斯德哥尔摩六月坡,您可以乘坐小型火车进入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书籍的世界,您可以看到所有令人振奋的小说人物”。只是,只是价格昂贵了些。
大房子前面的空地上,一边是Lingeran的雕像,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本书,若是雕刻的人细心,或许他/她会在那本书上真的刻上故事,或者就是本长袜子皮皮,或者是小飞人卡尔松(实际我忘了看那书上是不是真有字)。另一边是一面木偶墙,把自己的脸贴在木偶的身子上然后可以拍照那种。我想不出如何称呼这东西,其实是到处都有的弱智玩具,只是它立在这个童话之地,再加上那些金发碧眼的洋娃娃们争先恐后地把脸凑上去,一切就生动了起来。
记忆中很多外国童话经典人物都诞生在不经意间,皮皮也一样。“1941年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呢?”女儿顺口回答:“讲长袜子皮皮。”是女儿在这一瞬间想出了这个名字。她没有追问女儿谁是长袜子皮皮,而是接着这个奇怪的名字讲了一个奇怪的小姑娘的故事。最初是给自己的女儿讲,后来邻居的小孩也来听。1944年卡琳十岁了,她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作为赠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后来她把稿子寄给伯尼尔出版公司,但是被退了回来。此举构成了这家最大的瑞典出版公司最大的失误。。。。”
皮皮的全名:
瑞典语:Pippilotta Viktualia Rullgardina Krusmynta Efraimsdotter Långstrump
中文: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
英语:Pippilotta Delicatessa Windowshade Mackrelmint Efraim’s Daughter Longstocking
皮皮是这个样子的,“她的头发是红萝卜色,两根辫子向两边翘起,鼻子像个小土豆,上面满是一点一点的雀斑。鼻子下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嘴巴,两排牙齿雪白整齐。她的衣服怪极了,是皮皮自己做的。本来要做纯蓝的,后来蓝布不够,皮皮就到处加上红色的小布条。她两条又瘦又长的腿上穿一双长袜子,一只棕色,一只黑色。她蹬着一双黑皮鞋,比她的脚长一倍。这双皮鞋是她爸爸在南美洲买的等她大起来穿,可皮皮有了这双鞋,再不想要别的鞋了。” 她会感叹,“活着是多么美好。。。。”
瑞典文学院院士阿托尔·隆德克维斯特在1971年瑞典文学院授予林格伦金质大奖章的授奖仪式上说:“你在这个世界上选择了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属于儿童的,他们是我们当中的天外来客,而您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方法认识他们和了解他们。瑞典文学院表彰您在一个困难的文学领域里所做的贡献,您赋予这个领域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心理学、幽默和叙事情趣。”这也正是林格伦在童话史上被称道的关键,没有沉重的说教,而是天马行空的孩子的自由幻想。
去年才看得《长袜子皮皮》,就像自己一场没有逻辑的梦境,很喜欢
一贯孤陋寡闻的我2003年底时耳闻了长袜子皮皮,因为机缘结识了水木一个很热心的常州mm就叫这个ID,她作为一个资深名人外加生物系当时的大姐大,我就习惯性顺手知道了长袜子皮皮的故事,可惜她卡片里对我未来的祝福不知我何时才能兑现。童话总是很美好的,它会让成年人返璞归真,那种感觉很nice,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知道作者已快摆脱了异国起始的混乱和无奈,毕竟北欧美丽的环境是无上的良方,只要展示内心那对美的向往,则共鸣将无处不在,那是比美英多数城市更温存更有遐思的地方。前些日子,一个老友飞到Miami南面的美国属地Porto Rico岛,虽然那里很多人讲西班牙语,然而对New York快节奏的厌烦使她更愿意到这里度假,发来的像片虽没有你们拍的水平,然而那种瞬间不修饰的shot让我感受到艰辛以外那童话般的言语。生活不同于事业,不应有太多的说教和繁琐的逻辑,我是花了很多年在不断敲打下才懂了这个道理,堂吉坷德从这层讲也算是广义童话吧,1998年五四时在燕园第一次端起镜头拍摄塞万提斯的铜像,那时还无法彻底感悟他的伟大,有些事是必须经历才能对先贤们彻底俯首的,好在我懂了,可惜我笨笨的大舌头无法有足够勇气入门西班牙语了,还是先弄好英语再说吧。尽管郁闷,作者的文字仍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温馨,欧洲的小博物馆是最有味道的,伦敦巴黎纽约芝加哥马德里一大堆著名博物馆总是人头攒动,若非在工作日清晨赶早去,是难以品出多少感受的,小博物馆则不然,如同中国一些过了气的地方在浮躁的开发到来之前还聚首一些老先生一般惬意,比如宣化老街上千年之交那些传出戏文梆子的茶馆。有时去找寻落后于旅游业喧嚣步伐的地球角落很难,比如长山群岛近年已开始浮躁,好在童话存乎于心,如同作者讲的那样:“背后的故事”“只能依赖想象”“无论如何也要看一眼”,所以很多看似平常的地方是需要我们用散乱的知识和回忆、用纯真的向往和意气去挖掘的,那就是我们的童话世界。走到哪里,只要有这份生活的情怀,那么生命总有存在的魅力,因为那童话世界是属于我们的。这些年来还好我一直没有丢掉这份情怀,但恰因这种偏执和不恰当的逻辑移植,让人爱恨交加,还好我总算晓得生活的境界见地是需要事业的责任进步来实现的,海子顾城都犯了错,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太纯的风,但风是不好把握的,属于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成年男女的童话在生活中存乎于心,然而在事业中的童话只好借舒婷的比喻,男人成为橡树,女人成为木棉,因为那“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现代人号称各自的生活方式,然而究竟能否逃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则要看根是否在泥土深处,鲜花是否四处散乱而灿烂,绿叶是否依旧情有独钟;因为这正是事业,生活,爱的童话情怀。
沙鸥同学终于现身了,蓬筚生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