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八盘的泰山是王者泰山,那么桃花峪的泰山就是布衣泰山了。
如今登泰山,有四条路可选择。
最经典的路自然是从一天门开始,至中天门再至南天门,最终到玉皇顶,这条路也称东路。
或者是现在称为“西路”的路线,先乘车至中天门,中天门后的路线与东路相同。
第三条路是自泰安火车站乘车经桃花峪到桃花源,然后从桃花源徒步至南天门。我这次走的就是这条路。
第四条路是自火车站乘车去往天烛峰。网上介绍说这条路“是泰山所有登顶路中最为原始和古朴的路线,也是自然景观最美的一条路,代表了泰山自然景观的极致。整个景区宛若一个巨硕的盆景,是泰山风景“奥绝”所在,优美的风光绝对可与黄山媲美。偏爱自然风光的游客应当首选这条路。那些只走过泰山前山并认为泰山只是以人文景观取胜的的游客,不妨去天烛峰走一遭,这里的绝美风光不会令您失望的。”但是从地图上看,这条路路程颇长,或许日后有充足时间,再去走一趟。
王者泰山,朝拜的人甚多,望不到尽头的台阶和陡峭的山路逼迫着人屈腰爬行,野花草虽也长得茂盛,却被高高的护栏隔离在登山台阶的两侧,象挡在皇城之外的臣民。布衣泰山,山路弯曲缓缓向高处延伸,行人寥寥,于是安静,花草长得肆意,游人如我也可随性而行。
因为要找那些不起眼的小花而后拍照,所以脚程极慢,多数时候,只我一人行走,偶尔有其他游人走来,很快也就转入下一个弯曲不见了。跪在花前摒住呼吸拍照的时候,能清晰地听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一浪接一浪。闭上眼睛一小会,惬意非常。其间的感受,与在我的半地下室常听地面上杨树叶“唰唰”的感受不同,与走东路泰山爬台阶时风呼啸过耳边的感受不同,似林中一株树身在其中,又似在地面远离风和树梢侧耳旁听,若即若离。
猫眼草象层层的转碟,圆圆的叶子伸展在细长的杂草间,总是撞进我的眼睛,每一株似乎总比前一株可爱,于是不停地照,照,照。
蛇莓伏地而生,小黄花招引着嗡嗡的蜜蜂,一不留神一只蜜蜂闯进了镜头,只可惜回来整理照片才发现,留下个冲劲十足的模糊样子。
毛茛的黄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即使在台阶边的阴影下,花瓣的光泽也清晰可见。
同是黄色,同是五瓣花,毛茛与蛇莓花的气质相差甚远。大概在花的世界,蛇莓是村姑,毛茛是富家女了,不过都是小美女呵。
遍地的钝萼附地菜,小花悠悠的蓝色铺满路面。
看见大花溲疏时,阳光已有些刺眼,体会不到白色花朵的清丽。
还有许多我不知道名字的花草,或许下一次在另一个地方邂逅的时候,但愿我能叫出她们的名字。
偷懒了,不愿一张一张贴照片,到这里看:)
泰山竟然一次没有去过,遗憾啊。用蜗牛一样的速度看完了那30多张照片,很喜欢阳光透过树叶的那种透明的绿。还有紫色的小花,如果没有认错,一年前住的地方,春天就有很多的这样的花,当时用我的s400拍过好些;)。最近应允了许多人,常常排美女,已经厌倦了。还是花花草草安静。这个镜头真不错,改日也要配一个。
那紫色的小花,大概是叫牻(mang2)牛儿,还不能确定。
你现在都成了美女摄影师了啊,^_^,等以后我去给你拍美女照吧
那种安静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吧,还有,当眼睛贴上取景框的时候,似乎那时的自己才是专注的,而大多数时候的自己是迷失在一种游移中的。而今的我们常常无法专注。。。。
哇,怎么深处背景用黑色的?
最近太忙了好多书要读,没心情欣赏这些花花草草啊,几个研究生会今年组织去silk road,八天要8000快,不去…….
to david:
因为花本身处在台阶下的阴影里,当对准亮色的花瓣采用点测光时,背景就变成黑色了
8天8000块,的确贵了些,还是留着自己组织去,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