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班大姐的小儿开始了在斯德哥尔摩的学习,小学六年级。今天,听她给我讲小儿在学校的趣事,活动周,打球、游泳,家政课,做蛋糕、刷墙漆。这小儿生活闲适得让大姐颇感不适,听得我也是新鲜异常。只可惜倒长不回去,要不一定去旁听。与国内的小娃娃们相比,实在天堂地狱之别。
想起英国之行的两张照片。
一张在爱丁堡,我站在某高处看王子公园的草地上散布的日光浴的人们,象绿草地上的绵羊,披着彩色的羊毛。
一张在从曼彻斯特去往海伊镇的火车上,看车窗外草地上慵懒的黑脸绵羊,象沐浴在阳光下的闲适的人们,三三两两。
我们的古人诗云,尘梦哪如鹤梦长。
想起这两张照片,想那时阳光下的人们,他们的尘梦看来如羊梦一般长。
好在,我是自虐惯了,呵呵。
图片真好看
学校草坪上这种场景倒是常见,繁忙的时候,看到这样闲适的情景才更加触动。
今天月亮真好,吃了月饼没?待会儿去拍几张月色;)
hehe, funny pics, 在国内大城市近年也有许多花大功夫种植保养修剪的草坪,但除了观赏外没啥亲和的可能,或许人太多或许品种不行或许影响观瞻?总之大陆的草坪是不允许进入踩踏的,更莫说休憩啦.有时想与其如此,还不如花更少的银子种树,那样可以增加碳汇且荫庇更多民众,我等也散步的理直气壮,呵呵:)
昨北京一天一夜的冷雨,今居然很快晴朗了,说2007年中秋这农历十七月最圆,今夜看来有望享受到呢,只是没佳人在旁也就无激情连夜赶去许志摩故乡在海宁盐馆观潮了,甚是可惜:(
其实五年前在涞源空中草原那野生的草甸上休息反而更加放松,疾风和倔强的野草比都市的让人放松,早一些在北京植物园的草地上也小睡过一次,然而阳光虽好却不够踏实,呵,想来闹市还是怕违反了某些条例.记得上世纪大礼堂前的草坪并非金贵品种,但很人文,很多年轻人都在上面,和你的pic一模一样,然而改造后,这块乐土再也不属于我们了.
八年前在祁连山南北看到和走到的草原是真正震撼的,有时甚至会梦里亲近,十年前在灵谷寺附近也看到草坪,然而也有距离,相反钟山深处的野草更让我思念儿时故乡原上那青草和泥土的芳香.
这两张照片,对比起来,真有点意思。
两张都很漂亮啊。。
好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