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花欲老几花新


博士生资格考试之后,我一边恢复野外观测,一边却有点魂不守舍。似乎有些纵容自己每日的天马行空。不经意时,仍旧会叹一下美国的生活。试图去描述时,发现总是会开始于罗列,是琐事,却又常常是之前不曾经历意料之外的琐碎。终于给自己弄了辆新车,但愿从此路途顺利。


答辩委员会的一位卡尔老师人真好。资格考试结束后给我发邮件,问我可否愿意去他们那里学习一星期。因为我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要用他们的一个生态模型,他建议说去他们那里工作一星期应该会帮助比较大。我自是感激万分,满满期待。


终于去了,在一大片森林里,手机信号全无,我却是真心喜欢那样的安静。
到了好些天,卡尔却一直在外出差。模型用得并不理想,了解了很多背后的问题,我甚至有放弃的念头,觉得象游戏。
最后一天,卡尔回来了。给他汇报了一下我之前在野外的工作进展,和这个星期做的简单的结果。因为他的认真,我放弃了那想放弃的念头,决定还是要好好琢磨。

然后他领我去他们的观测点参观,还给我讲了他这两周在忙的工作。
其中的一个项目体力消耗特别大,在全美选了9个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代表性的地方,放置一些同位素标记的火炬松木,用来测木头的降解速率。这些不是要讲的关键。关键点是这个项目从现在开始,要做50年。
我问起这个项目会持续多久时,他大笑着说,到时候我肯定不在了。我也笑着回应,连我都不知道我还会不会在。
真心喜欢这位老先生。或许不能再称其为老,因为我也不再年轻了呵。


标题与内容大概无关,只是偶然看到了这句诗,似乎心情上有些对应,于是直接敲了下来。

3 thoughts on “几花欲老几花新

  1. nana

    妹妹,你还年轻,呵呵。我觉得你完全生活在一个思想,行动很纯粹的世界里。让人羡慕…我每天看着车水马龙的,很想去森林里转转,去小溪里洗个脚啥的

  2. wells

    50年的项目啊~~我觉得教育研究就够慢的了,运气好三五年才收一茬,比不了人家做实验的,一个夏天收两三茬。合着还有更慢的。。。

    1. monomiao

      是啊,因为木头的降解太慢太慢了,几年下来是很难有明显变化的。其实也因为这种慢,我有一丁丁点儿质疑这个项目做下来的意义。但是没去仔细估算过,也不能武断地否认,或许真做下来,就发现这种所谓的慢其实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另一点我比较好奇的,因为分布在美国不同的地方,所以各个地方的观测都需要当地技术人员的帮助,我在想50年的时间下来,人一拨一拨地换,会做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