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童告诉我,昨天贴的照片在国内看不到。一搜索,看到这么一条,“2010年1月,中国联通(网通)用户无法显示farm3.static.flickr.com和farm5.static.flickr.com服务器的图片,其他ISP仍然正常。”我的图片刚好都在这两个服务器上。K….
之前确认过flickr在国内还可以看到,所以把本来存在picasa上的一些照片也全部转移到flickr上,坚持付费,只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存放地,国内的朋友也可以看到。现在这个也看不到了。。。。shit!
二
冯正虎在日本机场已经呆了84天。在flickr上找到了他的链接,记录在日本机场的生活。是怎样不可理喻的ZF啊。
再读野夫《江上的母亲》。最后引用金斯堡母亲的遗书,更象是野夫绝望后的自我鼓励,可是除了重生还有什么能用来报答母亲苦难的一生呢。母亲遗书里几近绝望的无力感全然没有对阳光的期望。这样的悲愤,真的无语表述。
“ 这是一篇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 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于怕轻轻一抚就砉然断裂的弦丝。 却又恍若巨石在喉, 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 在黑暗中撕心裂肺, 似乎只须默默一念, 便足以砸碎我寄命尘世这一点点虚妄的自足。
又是江南飞霜的时节了, 秋水生凉, 寒气渐沉。整整十年了,身寄北国的我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域, 不敢也不欲去想像我投江失踪的母亲, 至今仍暴尸于哪一片月光下……”
……
“母亲平静地写道——我知道我病了,我梦见我的母亲在叫我,我把你们的父亲送走了,又把平儿等回来了,我的使命终于完成了,我要找你们父亲去了。。。。。。请你们原谅我,我到长江上去了,不要找我,你们也找不到的。你们三姊妹要互相帮助,父母没能力给你们留下什么,我再不走还要拖累你们。。。。。。“
……
1996年我责编了第一本书稿《垮掉的一代》,看到金斯堡纪念他母亲的长诗《祈祷》,他不断回旋的一个主题就是他母亲最后的遗书——
钥匙在窗台上,
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
孩子,结婚吧,不要吸毒。
钥匙就在那阳光里……。
读到此时,我在北京紫竹院初春的月夜下大放悲声,仿佛沉积了一个世纪的泪水陡然奔泻,我似乎也看见了我母亲在阳光下为我留下的那把钥匙……“
三
一个土耳其朋友消失了好些日子,昨天在facebook上看见他的留言。
“五个月的兵役,坐车行驶 14250 公里;步行 512 公里,共迈了 157097 步;传送了 748 份秘密文件。
才与7个战友道别,随后他们遭遇突袭被害。
在一个了望台清理了一个朋友饮弹自尽后的场地。
我学到了什么?(fuck what I learnt) ”
四
又看了一遍卢安克,还是喜欢。喜欢那个烧火的孩子。因为你冷,我才为你劈柴加火。
“……
弟弟卖力地劈柴,大家都觉得这镜头很动人,过一会儿火暗下来了,摄像机拍不清楚了,就停下来,说再添点柴。再过了一会儿,我让弟弟带我去他的菜地看看,他拒绝了。
“为什么呢?”我有点意外。
“你自己去”,他看都不看我。
我纳闷了一晚上。
土耳其那么危险的啊
这篇文章看的不是很明白。又及,你寄的明信片收到了,很喜欢~字与其人。